您的位置:首页 > 检查>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测项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测项目

【临床意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它常继发于感染、创伤、白血病、恶性肿瘤化疗后、病理性妊娠及休克、肝硬化等。临床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有多部位的严重出血倾向,并出现多脏器损伤症状,尤其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有时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进行性贫血等。所以,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诊治。实验室主要诊断指标有以下一些:

(1)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升(/L),或进行性下降。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克/升(g/L),或进行性下降,或超过4克/升。

(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阳性。

(4)D-二聚体测定,为阳性。

(5)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6)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

(7)抗凝血酶(AT-)含量及活性降低。

(8)血浆因子活性低于50%。

前三项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过筛试验,如均为阳性,结合临床便可诊断为本病;如仅有其中两项异常,可结合其他五项检查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