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可分为遗传性、获得性原发性及获得性继发性三种,其临床表现不同。

(1)血常规检查: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值下降;红细胞形态为低色素性或双型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

(2)血清铁(Fe)等检查:血清铁显著增高,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饱和度达90%以上。

(3)铁代谢检查:血清铁清除率加速;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减少,游离粪卟啉(FEC)大多为正常;对吡哆醇治疗无效者,游离粪卟啉可明显升高,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可显著减少。

(4)骨髓象检查:红系增生活跃,可见类巨幼样变、双核或核固缩幼红细胞;铁染色显示,含铁血黄素增多,铁粒幼红细胞升高(40%80%)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红细胞(RBC或BL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年男性为(4.0~5.5)×1012/升,成年女性为(3.5~5.0)×1012/升,新生儿为(6.0~7.0)×1012/升,婴儿为(3.0~4.5)×1012/升,儿童为(4.0~5.3)×1012/升。

【临床意义】

(1)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所致),一定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代偿性增多(缺氧等)。

(2)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血红蛋白(Hb或HGB)(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克/升(g/L)

【正常值】

成年男性为120~160克/升,成年女性为110~150克/升,新生儿为170~200克/升,婴儿为100~140克/升,儿童为120~140克/升。

【临床意义】

同红细胞(RBC)


骨髓红细胞系统(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见表1—15

1-15骨髓红细胞系统正常范围

 

红细胞系统

正常范围百分比(%)

平均值百分比(%)

原始红细胞

01.9

0.57

早幼红细胞

0.22.6

0.92

中幼红细胞

2.610.7

7.41

晚幼红细胞

5.217.5

10.75

早巨幼红细胞

0

0

中巨幼红细胞

0

0

晚巨幼红细胞

0

0

【临床意义】

(1)原始红细胞和早幼红细胞增多:常见于红血病、红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

(2)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增多: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发作期、黑热病等。

(3)晚幼红细胞增多: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红细胞减少:如粒系及巨核细胞均不减少,则见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等。


铁染色(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阳性反应,胞浆中有蓝色颗粒,根据颗粒多少、大小和染色深浅,用(+)表示阳性强弱。正常人细胞外铁+~++;细胞内铁(铁幼粒细胞)阳性率为19%~44%,常为1~5个颗粒。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细胞外铁明显降低或消失,红细胞阳性率为0~30%(粒小、色淡、胞浆内颗粒为1~2个);非缺铁性贫血,细胞外铁常为++~+++,细胞内铁阳性率为50%~909/6(粒大、色深、胞浆内颗粒数常为30个左右)。


血清铁(Fe)(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微摩/升(μmol/L)

【正常值】

双吡啶比色法:儿童8.95~32.23微摩/升(μmol/L),成人男性13.60~28.28微摩/升,女性10.74~30.97微摩/升,老年人7.16~14.32微摩/升;亚铁嗪比色法:新生儿18~45微摩/升,婴儿7~18微摩/升,儿童9~22微摩/升,男性成人9~29微摩/升,女性成人7~27微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肝炎,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症等。

(2)减低:见于各种缺铁性贫血、妊娠或婴儿生长期、恶性肿瘤、肝硬化、长期失血铁吸收障碍。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单位/升(U/L)

【正常值】

动态法:婴儿50~240单位/升,儿童20~220单位/升,成人20~110单位/升。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肝硬化、肝癌、阻塞性黄疸、急性与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因骨骼生长活跃,也可使碱性磷酸酶升高。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咨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