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周期性麻痹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病因不明,呈周期性、发作性骨骼肌弛缓性瘫痪,发作时伴血清钾浓度的变化为特点的疾病。因分低血钾性、高血钾性和正常血钾性三型,其临床表现各不同。心电图检查及肌活检等有助于诊断。

  (1)血钾(K)测定:血钾浓度降低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血钾浓度增高为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血钾正常为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2)尿钾(K)测定:尿钾降低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尿钾增高为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尿钾正常为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检查项:
  1. 尿钾(K)
  2. 血清钾(K)

尿钾(K)(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摩/24小时尿(mmol/24h尿)

【正常值】

成人,51~102毫摩/24小时尿;儿童,0.33~1.73毫摩/24小时尿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高血压、糖尿病酮症、代谢性碱中毒、心力衰竭、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肝病等。

(2)降低:见于严重肾小球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硬化,摄人麻醉剂、肾上腺素、丙氨酸等药物。


血清钾(K)(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摩/升(mmol/L)

【正常值】

离子电极法:新生儿3.7~5.9毫摩/升,婴儿4.1~5.3毫摩/升,儿童3.4~5.7毫摩/升,成人3.5~5.0毫摩/升;火焰光度测定法:3.6~5.4毫摩/升;四苯硼钠比浊法:4.1~5.6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经口及静脉摄入增加,如含钾药物及储钾利尿剂过度使用;钾流入细胞外液,如严重溶血及感染、烧伤组织破坏、胰岛素破坏;组织缺氧,如心功能不全、呼吸障碍、休克;尿排泄障碍,如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2)降低:见于经口摄入减少,如胃肠手术后、食管狭窄、严重感染或肿瘤晚期等;钾移入细胞内液,如碱中毒及使用胰岛素后等;消化道钾丢失,如频繁呕吐、腹泻;尿钾丧失,如肾小管性酸中毒。


周期性麻痹咨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