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系指体内抗利尿激素(ADH)过量分泌,从而引起水钠代谢障碍,水潴留,尿钠增多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有原发性疾病的表现、低血钠轻症和重症的表现,以及水潴留引起的循环扩张和低钠血症所致的水中毒表现等。胸部X线摄片、头颅CT扫描、B超及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1)血肌酐(Cr)、尿酸(UA)、尿素氮(BUN)等测定:血浆渗透压随血钠下降而降低,同时伴血液稀释表现,出现血肌酐(cr)、血尿酸(UA)、尿素氮(BUN)降低及钠、氯降低。

  (2)血钠、尿钠测定:在血钠<125毫摩/升(mmol/L)时,尿钠>20毫摩/升,甚至可达80毫摩/升或以上,提示尿路失钠,同时伴尿渗透压增高。

  (3)水负荷试验:本病患者排尿量小于饮水量的40%,尿渗透压大于血渗透压。此检测往往用于血钠>125毫摩/升(mmol/L),而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可疑患者。


尿渗透压(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摩/升(mmol/L)

【正常值】

成人一般为600~1000毫摩/升,平均800毫摩/升;最大范围为40~1400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升高:见于糖尿病等。

(2)降低:见于尿崩症、阻塞性肾病、尿酸性肾病等。


尿比重(SG)(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24小时内最大范围为1.003~1.035;一般为1.015~1.025;晨尿常在1.020左右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失水及心功能不全。

(2)降低:常见于慢性肾炎后期及尿崩症。


尿酸碱度(pH)(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平常膳食条件下,pH值为4.6~8.0,平均6.0

【临床意义】

(1)酸性尿(pH值小于5.0):常见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核,肾炎,药物(氯化铵等)或食物(肉类、蛋类)影响等。

(2)碱性尿(pH值大于8.0):常见于代谢性碱中毒,药物(碳酸氢钠)或食物(水果、蔬菜)影响等。


尿钠(Na)(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摩/公斤•24小时尿(mmol/kg•24h尿)

【正常值】

成人,130~260毫摩/公斤•24小时尿;儿童,<5毫摩/公斤•24小时尿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进食含钠过多的食物,严重的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病综合征,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碱中毒,摄入咖啡因、利尿剂、肝素、钾盐、大剂量孕酮等药物。

(2)减低:见于进食含钠过少的食物,月经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腹泻,吸收不良,摄入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药物。


血清钠(Na)(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摩/升(mmol/L)

【正常值】

离子电极法:135~145毫摩/升;火焰光度分析法:131~148毫摩/升;醋酸铀镁法:134.9~148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血清钠高于150毫摩/升时称高钠血症。见于严重脱水,大量出汗,高热,糖尿病性多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等。

(2)减少:血清钠低于130毫摩/升时,为低钠血症。见于肾脏失钠,如肾皮质功能不全、重症肾盂肾炎、糖尿病;胃肠失钠,如胃肠道引流、呕吐及腹泻;抗利尿激素过多等。


尿素氮(BUN)(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摩/升(mmol/L)

【正常值】

二乙酰乙肟法:2.86~7.14毫摩/升;脲酶钠试剂显色法:3.21~6.07毫摩/升。

【临床意义】

临床上,尿素氮(BUN)测定可作为肾功能损害程度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1)增高:见于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肾血流量减少的非肾性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严重脱水、严重烧伤等;尿路阻塞性疾病,如前列腺肥大、输尿管结石等;还有严重腹膜炎、高热、上消化道出血、白血病等。

(2)降低:见于急性黄色肝萎缩、严重中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血肌酐(Cr)(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微摩/升(μmol/L)

【正常值】

碱性苦味酸法:血清(浆),男性为79.56~132.60微摩/升,女性为70.72~106.88微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巨人症、肢端肥大症、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降低:见于进行性肌萎缩。


血尿酸(UA)(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摩/升(mmol/L)

【正常值】

磷钨酸一碳酸钠法:血清(浆),男性为0.24~0.42毫摩/升,女性为0.09~0.36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肾功能衰竭、痛风、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降低:偶见于乳糜泻、恶性贫血复发期等。


抗利尿激素(ADH)(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纳克/升(ng/L)

【正常值】

1.0~1.5纳克/升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升高:常见于低血压、渗透压降低、吸烟。

(2)生理性降低:常见于寒冷、饮酒。

(3)病理性增高:见于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4)病理性降低:常见于原发性或因感染、损伤、肿瘤等引起的垂体尿崩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咨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