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症简称原醛症,是指肾上腺皮质腺瘤或增生引起醛固酮(Aldo)分泌过多。以高血压、低血钾及碱中毒等为特点。肾上腺动脉或静脉造影、肾上腺同位素扫描、B超、CT、磁共振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1)血生化检查:血钾降低,血钠升高,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大于27毫摩/升(mmol/L);血浆醛固酮(Aldo)高于正常,上午8时,卧位正常值为72.1~399皮摩/升(pmol/L);血pH值常偏高,可达7.6。
(2)尿生化检查:24小时尿醛固酮(Aldo)排量可高达300微克。正常人在普食中1日进钠160毫摩、钾60毫摩的条件下,醛固酮正常值为11.1~27.7纳摩(nmol)/日;尿pH值示中性或碱性,此与其他原因所致的低血钾患者的尿呈酸性,有鉴别意义;在普通饮食、血钾低于正常的情况下,尿钾仍高,患者24小时尿钾含量多数超过25毫摩。
(3)低钠(Na)试验:试验后尿钠下降,低血钾和高血压减轻;而其他肾脏病人不能储钠,可出现失钠、脱水,而不能纠正低血钾和高血压。
(4)螺内酯(安体舒通)试验:如低血钾和高血压是由醛固酮(AIdo)增多引起,则用药后可纠正;如由肾脏疾病引起,用药不起作用。
(5)赛庚啶试验:特醛症者,醛固酮下降超过110.8皮摩/升(pmol/L),或较基础值下降超过30%;醛固酮瘤患者无变化。
(6)卡托普利(开博通)抑制试验:如血浆醛固酮超过150纳克/升(ng/L),与血浆肾素活性纳克/毫升·小时(ng/ml·h)比值大于50,提示为原发性醛固酮症。
(7)血浆18-羟皮质酮(18-OHB)测定:醛固酮瘤患者,多数超过1微克/升(μg/L);特醛症者,正常或轻度升高。
平常膳食条件下,pH值为4.6~8.0,平均6.0
(1)酸性尿(pH值小于5.0):常见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核,肾炎,药物(氯化铵等)或食物(肉类、蛋类)影响等。
(2)碱性尿(pH值大于8.0):常见于代谢性碱中毒,药物(碳酸氢钠)或食物(水果、蔬菜)影响等。
毫摩/24小时尿(mmol/24h尿)
成人,51~102毫摩/24小时尿;儿童,0.33~1.73毫摩/24小时尿
(1)增高: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高血压、糖尿病酮症、代谢性碱中毒、心力衰竭、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肝病等。
(2)降低:见于严重肾小球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硬化,摄人麻醉剂、肾上腺素、丙氨酸等药物。
毫摩/公斤•24小时尿(mmol/kg•24h尿)
成人,130~260毫摩/公斤•24小时尿;儿童,<5毫摩/公斤•24小时尿
(1)增高:见于进食含钠过多的食物,严重的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病综合征,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碱中毒,摄入咖啡因、利尿剂、肝素、钾盐、大剂量孕酮等药物。
(2)减低:见于进食含钠过少的食物,月经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腹泻,吸收不良,摄入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药物。
毫摩/升(mmol/L)
离子电极法:新生儿3.7~5.9毫摩/升,婴儿4.1~5.3毫摩/升,儿童3.4~5.7毫摩/升,成人3.5~5.0毫摩/升;火焰光度测定法:3.6~5.4毫摩/升;四苯硼钠比浊法:4.1~5.6毫摩/升。
(1)增高:见于经口及静脉摄入增加,如含钾药物及储钾利尿剂过度使用;钾流入细胞外液,如严重溶血及感染、烧伤组织破坏、胰岛素破坏;组织缺氧,如心功能不全、呼吸障碍、休克;尿排泄障碍,如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2)降低:见于经口摄入减少,如胃肠手术后、食管狭窄、严重感染或肿瘤晚期等;钾移入细胞内液,如碱中毒及使用胰岛素后等;消化道钾丢失,如频繁呕吐、腹泻;尿钾丧失,如肾小管性酸中毒。
毫摩/升(mmol/L)
离子电极法:135~145毫摩/升;火焰光度分析法:131~148毫摩/升;醋酸铀镁法:134.9~148毫摩/升。
(1)增高:血清钠高于150毫摩/升时称高钠血症。见于严重脱水,大量出汗,高热,糖尿病性多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等。
(2)减少:血清钠低于130毫摩/升时,为低钠血症。见于肾脏失钠,如肾皮质功能不全、重症肾盂肾炎、糖尿病;胃肠失钠,如胃肠道引流、呕吐及腹泻;抗利尿激素过多等。
皮摩(或纳摩)/24小时尿[pmol(或nmol)/24h尿]
RIA法:正常值随体位、血钠浓度不同而不同。血浆:普食,卧位为72.1~399皮摩/升,立位111~888皮摩/升;低钠饮食,卧位266~1012皮摩/升,立位472~2219皮摩/升。尿液:13.9~55.5纳摩/24小时尿。
(1)增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高血压、巴特综合征、心力衰竭等。
(2)减低:见于艾迪生病。
7.35~7.45
(1)增高:轻度碱中毒,pH值为7.45~7.50;中度碱中毒,pH值为7.51~7.60;重度碱中毒,pH值大于7.60,常见于未代偿或代偿不全的原发性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
(2)降低:轻度酸中毒,pH值为7.30~7.35;中度酸中毒,pH值为7.25~7.29;重度酸中毒,pH值小于7.25;极度酸中毒,pH值小于6.8,常见于未代偿或代偿不全的原发性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血钾每增高0.5毫摩/升(mmol/L),则pH值降低O.1。
毫摩/升(mmol/L)
静脉血浆测定。微量滴定法:23~30毫摩/升;量气法:成人22~31毫摩/升,儿童18~27毫摩/升。
(1)增高:示碱储备过剩。常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如幽门梗阻等),呼吸性酸中毒(如呼吸道阻塞、肺气肿等)。
(2)降低:示碱储备不足。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如重度脱水、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休克等),呼吸性碱中毒(如呼吸中枢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