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起源于外胚层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属于先天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肿瘤压迫引起神经症状,以及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的表现,半数在儿童期发现。X线检查、CT、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1)血清激素测定:垂体分泌的激素,如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一种或几种激素水平可降低,并影响相应的靶腺功能。
毫国际单位/升(mIU/L)
RIA法:脐带3~12毫国际单位/升,儿童(4.5±3.6)毫国际单位/升,成人2~10毫国际单位/升,60岁以上男性2.0~7.3毫国际单位/升,60岁以上女性2.0~16.8毫国际单位/升。
(1)升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地方性缺碘性或高碘性甲状腺肿、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2)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纳克/升(ng/L)
放射受体法:晨55(10~80)纳克/升,晚35纳克/升。
(1)升高:见于原发性艾迪生病、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癌、肾上腺瘤等。
(2)降低:见于席汉综合征等。
微克/升(μg/L)
RIA法:脐带10~50微克/升,新生儿15~40微克/升,儿童低于20微克/升,成年男性低于2微克/升,成年女性低于10微克/升。
(1)生理性升高:常见于活动、睡眠、蛋白餐后、使用胰岛素及L-多巴等。
(2)生理性降低:常见于休息、肥胖、使用皮质激素过量。
(3)病理性增高:常见于急性烧伤、外科手术、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溴隐亭治疗失败、低血糖。
(4)病理性降低:常见于全垂体功能低下、垂体性侏儒。
微克/升(pg/L)
血清低于10微克/升,尿低于30微克/升。
增高,见于绒毛膜上皮癌、葡萄胎、宫外孕、睾丸肿瘤。先兆流产时,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逐渐上升,能保胎;如HCG不断下降,保不了胎,应尽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