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系指任何非炎症或肿瘤所致的,也不伴有甲状腺毒症或黏液性水肿的甲状腺肿大。散发性甲状腺肿,多见于女性,女性与男性之比为7~9:1,常发生于青春期和妊娠期内。临床上,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晚期可有甲状腺肿大所致的压迫症状。出现压迫阻塞症状给予甲状腺素无效时,可用手术治疗。
(1)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正常,部分患者T4正常低值或轻度下降,但T3/T4比值常增高。其中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正常,甲状腺遏制试验阳性。病程较长的单纯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功能自主性的倾向可表现为基础TSH水平降低或TRH兴奋试验时TSH反应减弱或缺乏。
(2)自身免疫学检测:大多数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浓度增加,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和抗微粒体抗体(AMA)均为阴性。
(3)放射性碘摄取率测定:一般为正常。
(4)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像:可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分布均匀;如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放射性分布不均;如为结节性囊性变者,多示冷结节,功能自主性结节示热结节。
毫国际单位/升(mIU/L)
RIA法:脐带3~12毫国际单位/升,儿童(4.5±3.6)毫国际单位/升,成人2~10毫国际单位/升,60岁以上男性2.0~7.3毫国际单位/升,60岁以上女性2.0~16.8毫国际单位/升。
(1)升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地方性缺碘性或高碘性甲状腺肿、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2)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皮摩/升(pmol/L)
RIA法:为14~168皮摩/升
(1)升高:见于各类甲状腺功能减低、亚急性甲状腺炎。
(2)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纳摩/升(nmol/L)
RIA法:新生儿129~271纳摩/升,儿童(1~10岁)83~194纳摩/升,成人65~155纳摩/升,男性老年人65~129纳摩/升,女性老年人71~135纳摩/升。
血清甲状腺素(T4)是体内主要的甲状腺激素,新生儿血中浓度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清甲状腺素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血清甲状腺素往往降低。
纳摩/升(nmol/L)
RIA法:新生儿1.2~4.0纳摩/升,儿童(1~10岁)1.4~4.0纳摩/升,成人1.8~2.9纳摩/升,男性老年人1.6~2.1纳摩/升,女性老年人1.7~3.2纳摩/升。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体内生物活性最高的甲状腺激素,血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在人出生后3日~6周达最高峰,5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灵敏指标: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高于正常值4倍,而甲状腺素仅为2倍;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升高早于甲状腺素。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不降低,甚至可代偿性增高。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人,可出现“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
间接免疫荧光法:小于1:10为阴性;滴金法: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阴性。
血清ATGA是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特异性指标,80%~90%的慢性甲状腺炎病人及60%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此值可呈强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一过性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此情况的发生,与ATGA密切相关。ATGA可作为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的指标,其阳性一般考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而非甲状腺肿块。正常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ATGA阳性检出率增加,40岁以上可达18%,这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早期反应。ATGA阳性,还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肝脏病、各种胶原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等。
免疫荧光法:≤1:5(阴性)
阳性,常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肝炎活动期,阳性率可达90%以上;肝硬化阳性率为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