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由于B细胞和浆细胞数量缺乏或功能缺陷,导致血液中全丙种球蛋白低下。患儿出生后5~6个月开始发病,可出现反复化脓性感染(如中耳炎、扁桃体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常有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还可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病及淋巴肉瘤等。胸部X线摄片、鼻咽部侧位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1)血清免疫球蛋白(Ig)测定:Ig含量极低,总Ig<2克/升(g/L),IgG<1克/升,IgA、IgM很少而难以测出。
(2)同族凝集素滴度测定:明显降低或缺如。
(3)锡克反应测定:可为阳性。
(4)直肠黏膜活检:缺乏浆细胞。
百分比(%)
原始浆细胞0~0.001(0~0.1%)(平均0.004%),幼浆细胞0~0.007(0~0.7%)(平均0.1049/5),浆细胞0~0.021(0~2.1%)(平均0.71%)。
增多,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浆细胞白血病。
免疫法测定,效价低于1:32
增高,见于冷凝集素综合征、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毫克/升(mg/L)
单相免疫扩散法或免疫比浊法:新生儿0~120毫克/升,1~6个月30~820毫克/升,6个月~2岁140~1080毫克/升,2~6岁230~1900毫克/升,6~12岁290~2700毫克/升,12~16岁500~3000毫克/升,成人710~3350毫克/升。
(1)增高:常见于免疫球蛋白A(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湿疹、血小板减少及某些感染性疾病。
(2)降低: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输血反应、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毫克/升(mg/L)
单相免疫扩散法或免疫比浊法:新生儿50~200毫克/升,1~6个月150~700毫克/升,6个月~2岁250~1300毫克/升,2~6岁350~1500毫克/升,6~12岁400~1800毫克/升,12~16岁500~1800毫克/升,成人700~2000毫克/升。
(1)增高: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黑热病、肝病及某些感染性疾病。
(2)降低:常见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