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由于维生素D缺乏致钙、磷代谢失常,除引起骨骼病变外,同时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是婴幼儿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病。有易激惹、多汗、睡不宁、肌张力降低和运动发育迟缓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肌松弛症状,还有颅骨软化、方颅、串珠肋、赫氏沟、“手镯”、“足镯”、“O”形或“X”形腿等骨骼变化。骨X线摄片有助于诊断。

  (1)血钙(Ca)、血磷(P)测定:血钙正常或略低,血磷低于1.29毫摩/升(mmol/L),钙、磷乘积小于30。

  (2)血碱性磷酸酶(ALP,AKP)测定:值升高,可高于30金氏单位。

  (3)血清1,25-(OH)2D3或血清25-(OH)2D3测定:两值均降低。前者正常值为62~156皮摩/升(pmol/L),后者正常值为15~80纳摩/升。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检查项:
  1. 血清总钙(Ca)
  2. 血清无机磷(P)
  3.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

血清总钙(Ca)(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摩/升(mmol/L)

【正常值】

甲基麝香草酚兰比色法:儿童2.5~3.0毫摩/升,成人2.1~2.8毫摩/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2±2.6)毫摩/升;邻甲酚酞络合剂直接比色法:2.18~2.78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髓炎、骨肿瘤、急性骨萎缩、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维生素D摄入过量等。

(2)降低: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症、低钙饮食及吸收不良。


血清无机磷(P)(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摩/升(mmol/L)

【正常值】

磷钼酸直接比色法:儿童1.5~2.0毫摩/升,成人0.8~1.0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

(2)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性酸中毒、佝偻病、软骨病、肾功能不全、长期腹泻、吸收不良。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单位/升(U/L)

【正常值】

动态法:婴儿50~240单位/升,儿童20~220单位/升,成人20~110单位/升。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肝硬化、肝癌、阻塞性黄疸、急性与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因骨骼生长活跃,也可使碱性磷酸酶升高。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咨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