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肺癌

肺癌(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肺癌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亦称支气管肺癌,为肺原发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咳嗽、痰中带血或胸痛,是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晚期可出现感染、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或发绀,甚至出现恶病质等。胸部X线摄片、支气管及血管造影、CT、E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1)痰脱落细胞检查:找到癌细胞,可明确诊断。

  (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小细胞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值升高[正常值低于20微克/升(μg/L)],阳性率可达80%左右,可作为肺癌的标志物。

  (3)癌胚抗原(CEA)测定:肺腺癌癌胚抗原阳性率可达70%左右,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

  (4)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肺癌进展期,β2-微球蛋白的阳性率为60%左右。


尿β2-微球蛋白(β2-MG)(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克/升(mg/L)

【正常值】

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为0~2毫克/升

【临床意义】

尿β2-微球蛋白明显升高,见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性肾损害;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见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如肾小管一间质性疾病、药物或毒物所致早期肾小管损伤、肾移植后急性排斥早期;上尿路感染时,尿β2-微球蛋白增加,而下尿路感染时则基本正常。


痰液中的细胞分类(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正常人痰液有少量白细胞、上皮细胞及尘埃,无红细胞。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大量出现表示肺或气管出血。

(2)脓细胞:大量出现,常见于呼吸道化脓性感染。

(3)嗜酸性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肺吸虫病、热带嗜酸性细胞增多症及肺结核恢复期。

(4)色素细胞:较常见的有“心力衰竭细胞”,常见于心力衰竭、肺炎、肺气肿和肺出血患者的痰中。

(5)肿瘤细胞:提示呼吸道癌。


痰液细菌涂片检查(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痰涂片做革兰染色,对肺部感染诊断很有意义。如发现大量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革兰阴性细菌,是抗生素治疗的指征;发现抗酸杆菌,在未获得培养结果前,就可做抗结核治疗。由于痰液中混入的杂菌较多,检获细菌不一定与疾病有关,判断病原菌意义常以优势细菌为依据,但须做细菌培养鉴定。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SE)(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阳性反应,细胞浆内有灰黑色絮状沉淀,根据沉淀情况可分强阳性(深黑色)、中度阳性(棕黑色)、弱阳性(灰黑色)。

【临床意义】

鉴别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其他类型白血病。如单核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均为阴性。


癌胚抗原(CEA)(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微克/升(μg/L)

【正常值】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小于5微克/升。

【临床意义】

癌胚抗原(CEA)常用于筛选肿瘤实验中。胃癌、结肠癌、肺癌、胆管癌时,癌胚抗原明显升高;肺癌时,胸水中的癌胚抗原往往高于血清;硬化性胆管炎时,亦可见癌胚抗原升高;吸烟者血清中的癌胚抗原略高于健康人。


肺癌咨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