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小儿中最常见的肝母细胞瘤和肝细胞癌,前者多见于3岁前小儿,而后者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临床上多以右腹或右上腹出现肿块(后阶段肿块可突然增大)而引起重视,常伴有厌食、呕吐和间隙性腹痛,晚期可有发热、黄疸、体重下降、腹壁静脉怒张及腹水所致全腹增大等。胸、腹X线摄片,X线透视,B超,CT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1)血红蛋白(Hb)检查:晚期出现贫血,Hb降低。
(2)肝功能检查:约20%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BIL)及碱性磷酸酶(ALP)升高。
(3)肿瘤标志物测定:80%患儿甲胎蛋白(AFP)阳性,10%~20%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同功酶可为阳性。
克/升(g/L)
成年男性为120~160克/升,成年女性为110~150克/升,新生儿为170~200克/升,婴儿为100~140克/升,儿童为120~140克/升。
同红细胞(RBC)
单位/升(U/L)
重氮试剂法:<560单位/升
升高常见于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汞或铅中毒、肾胚胎瘤、尿路结石、肾结石等。
单位/升(U/L)
速率法(酶法):为5~40单位/升
增高,常见于急性与慢性肝炎、酒精性或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死、心肌炎、胆管疾病等。
单位/升(U/L)
动态法:婴儿50~240单位/升,儿童20~220单位/升,成人20~110单位/升。
增高,常见于肝硬化、肝癌、阻塞性黄疸、急性与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因骨骼生长活跃,也可使碱性磷酸酶升高。
微摩/升(μmol/L)
成人5.13~18.81微摩/升,新生儿可达250微摩/升。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
微克/升(μg/L)
反向间接血凝法、对流免疫电泳法甲胎蛋白:为阴性;放射火箭免疫电泳(自显影法)及ELISA法:低于25微克/升;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低于20微克/升。
80%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升高;胃癌、胰腺癌、结肠癌、胆管细胞癌等也可引起甲胎蛋白升高,但肝转移癌时却极少增高;妊娠12~14周时,血清中甲胎蛋白开始升高,32~34周达高峰,以后则下降;异常妊娠,如胎儿有脊柱裂、无脑儿、脑积水、十二指肠和食管闭锁、肾变性、胎儿宫内窒息、先兆流产和双胎等,也会引起母体血清中和羊水中甲胎蛋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