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引起的疾病,多在儿童中流行。根据其致病菌及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黄癣(中医称肥疮、粘疮,堆砂瘌痢)、白癣(中医称白秃疮)、黑点癣(中西医病名相同)、脓癣(中医称赤疮)。临床上根据头部皮损的形态特点,如白癣和黑点癣有鳞屑斑,黄癣有典型的黄癣痂,脓癣主要表现为毛囊化脓性感染,可予以鉴别诊断。
(1)皮损物检查:黄癣病发,直接镜检可见发内菌丝、孢子及气泡;黄癣痂内充满孢子和鹿角状菌丝,菌丝长短不一,弯弯曲曲形如鹿角。白癣病发,可见发外密集排列的圆形小孢子,有时可见发内较细的菌丝。黑癣病发,可见发内成串排列或呈链状的孢子。脓癣为发外形感染,发外有圆形孢子,发内可见菌丝。
(2)皮损物真菌培养:培养出真菌,可确定菌种及诊断。
(3)滤过紫外线灯检查:黄癣病发,呈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紫外线灯检测,多无荧光。
用消毒之钝器,在被试者背部皮肤轻压划痕数条。
在划痕处出现风团,称皮肤划痕症阳性。色素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可出现阳性反应。
【检查方法】应用通过含氧化镍的滤片而获得的320~400纳米(nm)长波紫外线,检查某些皮肤病。
头癣检查:暗绿色荧光,为黄癣病发;亮绿色荧光,为白癣病发。真菌、细菌检查:红色荧光,为红癣;黄绿色荧光,为绿脓杆菌感染;棕黄色荧光,为花斑癣菌感染;绿色荧光,为腋毛癣菌感染。卟啉类物质检查: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的牙齿、原卟啉症的血、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的尿和粪及其部分患者的疱液,呈红色、橙红色或淡红色荧光;小腿溃疡合并细菌感染者,呈红色荧光。皮肤肿瘤检查:鳞状细胞癌,呈鲜红色荧光;基底细胞癌,不发荧光。色素性皮肤病检查:白色糠疹、结节性硬化、花斑癣等色素减退斑,较易与正常肤色鉴别;雀斑、色素性干皮病、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咖啡色斑等轻型或疑似的局限性色素增多症,使色素增多可更明显。
阴性。
可诊断链球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各种真菌感染、阿米巴、黑热病、丝虫病、疥疮、螨虫等所致之皮肤病。
【检查结果】在注射部位出现直径1厘米(cm)浸润性红斑或结节,为阳性。其反应程度标记,参见“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反应,提示过去或现在有皮肤癣菌感染,是诊断癣菌疹及皮肤癣菌病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