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皮损为米粒大到绿豆大的毛囊性红色丘疹或毛囊性小脓疱,散在对称性分布,好发于胸、背、颈部,经过慢性,一般自觉症状不明显。
(1)分泌物检查:鳞屑、脓液直接镜检或墨汁染色镜检,可见圆形孢子和短菌丝。
(2)组织病理检查:PAS染色,在扩大的毛囊口及毛囊的漏斗部,可见成堆的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并呈紫红色,有助于诊断。
阳性反应时,胞浆内可见红色颗粒或团块状。正常淋巴细胞内阳性率低于30%,积分小于60分,幼红细胞积分小于40分。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其他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糖原呈粗颗粒或块状强阳性反应,积分增高;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的PAS呈强阳性反应。
结果判断,糖原染色阳性反应为紫红色。粒系细胞中,原粒细胞为阴性,早幼粒阶段开始呈阳性反应,以下阶段逐步增强,中性分叶核细胞反应最强。单核细胞成弱阳性反应;成熟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正常人淋巴细胞20%左右其胞浆中含有糖原颗粒。淋巴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率参考值小于30%,积分参考值为1.5~70分(一般在60分以下);正常人幼红细胞糖原染色积分参考值小于40分。
(1)鉴别淋巴系统细胞增生的性质: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如恶性淋巴瘤、霍奇金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淋巴细胞糖原染色积分增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糖原染色积分轻度增高,且阳性颗粒细小;病毒性感染时,淋巴细胞糖原染色积分多在正常范围内。
(2)鉴别幼红细胞增生的性质: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红白血病时,其幼红细胞的糖原染色常呈强阳性反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幼红细胞的糖原染色反应可为阳性。
(3)其他:高雪细胞糖原染色呈强阳性反应,而尼曼一皮克细胞一般呈阴性反应;不典型巨核细胞呈强阳性反应,而索一斯细胞一般为阴性或呈弱阳性反应。
阴性。
可诊断链球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各种真菌感染、阿米巴、黑热病、丝虫病、疥疮、螨虫等所致之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