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肠结核

肠结核(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肠结核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是由人型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或喉结核,也可因腹腔内结核灶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引起。青壮年多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腹痛、五更泻、腹部肿块及午后发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贫血、乏力等。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1)血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WBC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L)百分比偏高。

  (2)血沉(ESR)测定:可增快。

  (3)旧结核菌素(OT)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可为阳性,对确定诊断有帮助。

  (4)粪便培养:找到结核杆菌,可明确诊断。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白细胞分类(D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百分比(常用1.0表示100%)

【正常值】

(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40~0.75(40%~75%),儿童0.30~0.65(30%~65%)。

(2)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

(3)嗜碱性粒细胞(B):0~0.01(0~1%)。

(4)淋巴细胞(L):成人0.20~0.45(20%~45%),儿童0.3~0.56(30%~56%)。

(5)单核细胞(M):成人0.02~0.06(2%~6%),儿童0.02~0.08(2%~8%)。

【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

(2)嗜酸性粒细胞(E):①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②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B):①增多。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②减少。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L):①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②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j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及尿毒症等。

(5)单核细胞(M):①增高。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②减少。无临床意义。


血沉(ESR)(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米/小时(mm/h)

【正常值】

男性为0~15毫米/小时,女性为0~20毫米/小时

【临床意义】

(1)增快:常见于各种炎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组织损伤、贫血和高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等。

(2)减慢:常见于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肝损害、脱水及使用抗炎药物等。


粪常规检验报告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6

16  ××医院门诊检验报告单()

门诊号____                         检验号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                      结果:

性别____        年龄____          外观:

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          颜色: 褐色  性状:

标本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液: 0    黏液:0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 0    不消化食物: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检:

                                  红细胞:    蛔虫卵:

送检日期                     白细胞:    够虫卵:

                                  脓细胞:    血吸虫卵:

送检医师                           其它:     隐血反应  阳性++

                                       

收到日期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    检验者:

---------------------------------------------------------------------


T淋巴细胞(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百分比(%)

【正常值】

抗体致敏红细胞花环法或碱性磷酸酶一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为71.5%±6.2%。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和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

(2)降低:见于病毒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原发性细胞免疫缺陷病、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旧结核菌素(OT)或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国际单位/毫升(IU/ml)

【正常值】

注射量为旧结核菌素(0T)5国际单位/0.1毫升(或0.1微克PPD/0.1毫升),72小时测量皮丘直径,无反应,为阴性;4毫米以下,为可疑阳性;5~10毫米,为(+)阳性;11~20毫米,为(++)阳性;大于20毫米,为(+++)阳性;出现水疱或溃烂,为(++++)强阳性。

【临床意义】

旧结核菌素(OT)或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强阳性者,多患有活动性结核病;阳性者,疑为结核菌感染。


结核杆菌抗体(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空A-空白孔A除以阴性孔A等于或大于2:1为阳性。

【临床意义】

结核杆菌抗体阳性,证明结核杆菌感染,阳性率为84%。此指标在结核杆菌抗体检测中,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特异性


肠结核咨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