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姜片虫病

姜片虫病(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姜片虫病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是由布氏姜片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临床上以腹痛、慢性腹泻、消化道功能紊乱、营养不良、贫血为特征。

  (1)血常规检查: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WBC)总数轻度增加,嗜酸性粒细胞(E)增加可达10%~20%。

  (2)粪便虫卵检查:找到虫卵,为确诊依据。每克粪便中虫卵数<2000者,为轻度感染;2000~10000者,为中度感染;虫卵数>10000者,为重度感染。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嗜酸性粒细胞(E)直接计数(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50~300)×108/升

【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分类(DC)


粪病原体检查(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正常人肠道寄居有多种正常菌群,属无病原性细菌。

【临床意义】

粪便中分离培养出致病病原体可明确诊断:霍乱弧菌,为霍乱;痢疾志贺菌,为细菌性痢疾;沙门菌属细菌,为沙门菌感染;伤寒沙门菌或付伤寒沙门菌,为肠热证;结核分枝杆菌,为肠结核。荧光显微镜检查,见到与志贺荧光抗体结合的荧光菌体,可诊断为细菌性痢疾。见车轮状的病毒颗粒,提示为轮状病毒的秋季婴儿腹泻。米泔水样便悬滴标本,显微镜暗视野下见鱼群状运动活跃的弧菌,提示为霍乱。


姜片虫病咨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