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症状> 肥胖

肥胖(需做的化验检查)

肥胖症状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大于24者,系人体脂肪聚积过多所致。肥胖有单纯性和继发性之分,后者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肥胖。除选做头颅或蝶鞍X线摄片、垂体或肾上腺CT、腹膜后充气造影等检查外,以下化验检查有助于肥胖的鉴别诊断:

  (1)尿17-羟类固醇(17-OH)及17-酮类固醇(17-KS)测定:如值增高,提示可能为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引起的水肿。

  (2)嗜酸性粒细胞(E)直接计数:如绝对值减少,提示为库欣综合征引起的肥胖。

  (3)血糖(GLU)、血胰岛素(IRI)及C-肽测定:如血糖明显降低,血胰岛素及C-肽值明显升高,提示为胰岛β细胞瘤引起的肥胖。

  (4)甲状腺功能测定:如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及血清总甲状腺素(TT4)值下降,提示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


嗜酸性粒细胞(E)直接计数(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50~300)×108/升

【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分类(DC)


尿17-羟类固醇(17-OH)(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微摩/24小时尿(μmol/24h尿)

【正常值】

0~2岁,1.4~2.8微摩/24小时尿;儿童,2.8~15.5微摩/24小时尿;成人男性,8.3~27.6微摩/24小时尿;成人女性,5.5~22微摩/24小时尿。

【临床意义】

(1)增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正常妊娠后期、应激综合征、女性男性化等。

(2)降低:可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硬化等。


尿17-酮类固醇(17-KS)(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微摩/24小时尿(μmol/24h尿)

【正常值】

2岁前,≤3.5微摩/24小时尿;2~6岁,≤7.0微摩/24小时尿;6~10岁,3.5~14.0微摩/24小时尿;14~16岁,17~42微摩/24小时尿;成人男性,23~76微摩/24小时尿;60岁以上男性,可低至3微摩/24小时尿;成人女性,21~52微摩/24小时尿。

【临床意义】

(1)增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男性睾丸间质细胞瘤,女子多毛症时也可增高。

(2)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男性性功能减退、营养不良、贫血、感染、神经性厌食、结核、肝病、糖尿病等。


血清(浆)葡萄糖(GLU或BG)(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摩/升(mmol/L)

【正常值】

脐带血,2.5~5.3毫摩/升;早产儿,1.1~3.3毫摩/升;儿童,3.5~5.6毫摩/升;成人,3.6~6.1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病理性增高,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如糖尿病;高血糖激素分泌过多时,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等;颅内压增高时,如颅外伤、脑膜炎等;脱水时,也可见血糖相对增高。生理性或暂时性增高,餐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后,情绪紧张可有暂时性的血糖升高,但一般不应超过10毫摩/升。

(2)减低:病理性降低,见于胰岛β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肝病等。生理性或暂时性降低,见于剧烈运动后,严重饥饿时、妊娠等。


血清甲状腺素(T4)(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纳摩/升(nmol/L)

【正常值】

RIA法:新生儿129~271纳摩/升,儿童(1~10岁)83~194纳摩/升,成人65~155纳摩/升,男性老年人65~129纳摩/升,女性老年人71~135纳摩/升。

【临床意义】

血清甲状腺素(T4)是体内主要的甲状腺激素,新生儿血中浓度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清甲状腺素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血清甲状腺素往往降低。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纳摩/升(nmol/L)

【正常值】

RIA法:新生儿1.2~4.0纳摩/升,儿童(1~10岁)1.4~4.0纳摩/升,成人1.8~2.9纳摩/升,男性老年人1.6~2.1纳摩/升,女性老年人1.7~3.2纳摩/升。

【临床意义】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体内生物活性最高的甲状腺激素,血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在人出生后3日~6周达最高峰,5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灵敏指标: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高于正常值4倍,而甲状腺素仅为2倍;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升高早于甲状腺素。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不降低,甚至可代偿性增高。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人,可出现“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


胰岛素(IRI)(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单位/升(mU/L)

【正常值】

放射免疫法:空腹为4~15.6毫单位/升。微粒酶免疫分析法:空腹为8.5~22.7毫单位/升。磁酶免疫法:为4.03~23.46毫单位/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肝硬化、2型糖尿病、胰岛素瘤、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营养不良型肌强直、胰腺增生导致的低糖血症;部分氨基酸、胰高血糖素、睾酮、生长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可使血液中胰岛素增高。

(2)减低:见于1型糖尿病、部分2型糖尿病、垂体功能低下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继发性胰腺损伤和慢性胰腺炎等。儿茶酚胺、B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亦可使胰岛素水平减低。


肥胖咨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