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为妇科常见的病症之一,有原发、继发及真性、假性与病理性、生理性之分。凡年满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周期建立后,又连续3个月以上无月经者,称为继发性闭经。真性闭经,是指某种原因,如精神因素、营养不良、贫血、结核、刮宫过度、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所造成的无月经状态;假性(或隐性)闭经,是指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损伤引起下生殖道闭锁致月经不能排出者。以上四种均为病理性闭经。生理性闭经,是指在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及绝经后的闭经。除选做诊断性刮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染色体等检查外,以下化验检查有助于闭经的鉴别诊断:
(1)雌激素、孕激素试验:如雌激素试验为阴性,提示可能为卵巢性闭经;如雌激素、孕激素均为阴性,提示为子宫性闭经。
(2)血雌激素、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测定:如三者均降低,提示可能为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如雌激素水平降低,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值升高,提示为卵巢性闭经。
(3)垂体兴奋试验:如为阳性,提示为下丘脑性闭经。
(4)甲状腺功能测定:如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提示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闭经;如以上各值降低,提示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闭经。
国际单位/升(IU/L)
RIA法:男性1~7国际单位/升;女性,卵泡期1~9国际单位/升,排卵期6~26国际单位/升,黄体期1~9国际单位/升,绝经期30~118国际单位/升。
(1)增高:常见于睾丸精原细胞瘤、Klinefelte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原发性闭经、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早期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等。
(2)降低:常见于用雌激素及黄体酮治疗、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等。
单位/升(IU/L)
RIA法:男性,1~8国际单位/升;女性,卵泡期1~12国际单位/升,排卵期16~104国际单位/升,黄体期1~12国际单位/升,绝经期16~66国际单位/升。
在垂体性闭经时,血中促黄体生成激素增高;在下丘脑性闭经时,血中促黄体生成激素则降低。
纳摩/升(nmol/L)
RIA法:新生儿129~271纳摩/升,儿童(1~10岁)83~194纳摩/升,成人65~155纳摩/升,男性老年人65~129纳摩/升,女性老年人71~135纳摩/升。
血清甲状腺素(T4)是体内主要的甲状腺激素,新生儿血中浓度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清甲状腺素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血清甲状腺素往往降低。
皮摩/升(pmol/L)
RIA法:10.3~31.0皮摩/升。
同甲状腺素,但由于游离甲状腺素(FT4)不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的影响,故对孕妇、口服避孕药者的甲状腺功能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纳摩/升(nmol/L)
RIA法:新生儿1.2~4.0纳摩/升,儿童(1~10岁)1.4~4.0纳摩/升,成人1.8~2.9纳摩/升,男性老年人1.6~2.1纳摩/升,女性老年人1.7~3.2纳摩/升。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体内生物活性最高的甲状腺激素,血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在人出生后3日~6周达最高峰,5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灵敏指标: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高于正常值4倍,而甲状腺素仅为2倍;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升高早于甲状腺素。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不降低,甚至可代偿性增高。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人,可出现“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
皮摩/升(pmol/L)
RIA法:为6.0~11.4皮摩/升。
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同,但由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不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的影响,对非甲状腺疾病有诊断价值。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是研究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和甲状腺激素代谢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