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或黏膜的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的浓度增高,一般当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达到50克/升以上时,在耳垂、嘴唇、口腔、眼睑的皮肤和黏膜,以及指(趾)端见到弥散性青紫的征象,称其为发绀。发绀可见于肺部感染、哮喘、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心脏病等。胸部X线摄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发绀的诊断;胸部X线摄片、血气分析等,有助于各类肺部疾病引起发绀的诊断,以下化验检查,也有助于发绀的诊断:
(1)血常规检查:如白细胞(WBC)升高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可能为各种肺部感染导致的发绀;如红细胞(RBC)总数大于(6~6.5)×1012/升,血红蛋白(Hb)大于160~170克/升时,则可能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所致发绀;如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可能为各种贫血引起的发绀;如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升高,可能为哮喘引起的发绀。
(2)免疫球蛋白E(IgE)测定:如升高,可能为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发绀。
个/升(个/L)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个/升(个/L)
成年男性为(4.0~5.5)×1012/升,成年女性为(3.5~5.0)×1012/升,新生儿为(6.0~7.0)×1012/升,婴儿为(3.0~4.5)×1012/升,儿童为(4.0~5.3)×1012/升。
(1)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代偿性增多(缺氧等)。
(2)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克/升(g/L)
成年男性为120~160克/升,成年女性为110~150克/升,新生儿为170~200克/升,婴儿为100~140克/升,儿童为120~140克/升。
同红细胞(RBC)
毫克/升(mg/L)
EIA法:成人为0.1~0.9毫克/升
(1)增高:见于免疫球蛋白E(IgE)骨髓瘤、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药物及食物过敏等。
(2)降低:某些进行性新生物、运动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及某些无丙种球蛋白血症。